9月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等行业,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记者近日就家政岗位在本市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但结果并不乐观。
家政员“一人难求” 从业者呈下降趋势
8月下旬的一天中午,西三环附近的多多吉瑞家政服务公司里,3名刚从山西来京当保姆的中年女性才一进屋就被围了起来。这些从未受过培训,甚至还未体检的新保姆,很快就被雇主“抢”回家。“先带回去我自己培训吧,闺女和女婿都上班,我一个人没法又带孩子又做饭,今年都换了5个保姆了。”许女士告诉记者,“之前找的两个人都是新手,嫌1400元的工资低,连一个月都没干满,找个理由就跑了。”
东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今年针对该区家庭服务业现状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该区总人口62.5万,现有家庭服务机构350家,在岗的家政员仅1.8万人,平均近35人才能配备一名家政员。东城一家专门提供月嫂的家庭服务机构反映,该机构的家政员招收数量已由2006年的741人下降到2009年的248人,而且这种下降趋势还在持续。
年龄偏大者“退休” 新生代拒绝干家政
“如今愿意干家政服务员的外地务工人员越来越少了”。爱侬家政公司办公室高女士说,家政行业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招人一年比一年难。家政业历来以年龄偏大的女性从业者居多,现在,不少过了50岁的农村妇女主动“退休”,不再从事家政服务。同时,国家很多面向西部、面向农民的优惠政策陆续实施,不少农民愿意留在当地就业或务农,不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家政业工资偏低,职业荣誉感不强,到北京求职的“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愿意从事更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很多人不愿干家政。
此外,因实行中介制或雇佣制家庭服务机构的家政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因此并不属《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使家政员的劳动者地位在法律上很尴尬,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被边缘化。
待遇问题引发矛盾 建议社保体系扩面
40多岁的沈女士是一家家政公司的金牌服务员,月工资2000元,在家政员中已算是高薪,但没有上社保。她说,新手起薪通常1500元甚至更低。除了工资动辄四五千元、五六千元的月嫂外,绝大部分家政员都不会牺牲元旦和春节假期,遇到麦收时也基本会回家务农。所以这个行业阶段性缺人的问题非常明显。
记者走访发现,待遇较低是引发雇员与雇主之间矛盾以及缺人问题的根本原因。家住岭南路的一位老人每月支付给保姆1500元,保姆负责给她做一日三餐,每天把老人推出去晒两次太阳。因为嫌钱少,保姆同时还打一份工,每月再赚600元,她把老人的家变成了“免费旅馆”。老人心中不悦,但也不好多说,因为如果让她再支付600元,就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
东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实行税收优惠,提高家庭服务行业的社会地位,尽快将家政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如深圳市2001年就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家庭服务业条例》,对家庭服务经营者、家庭服务人员、家庭服务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做了具体规定。洛阳市出台的《家庭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对投保商业意外伤害险的家庭服务机构给予补贴,对从事社区部分服务项目的家庭服务机构给予房屋租赁补助。